首页>媒体报道>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

公益性教育为何难进校门?

来源:羊城晚报记者 陈学敏 梁婷婷 日期:2009/08/03 15:23:02

  ★报道链接:《羊城晚报》《公益性教育为何难进校门?》

公益性教育为何难进校门?

    一连几天,本报推出的“学生暑假性事探忧”专栏犹如“深水炸弹”,将青少年性道德隐忧“赤裸裸”地展现于公众视野之内,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。昨日,广州市首批未成年人教育基地———青年文化宫副主任屠宪治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时坦言,由于传统教育制度的约束,目前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性教育课堂要进入校园依然“举步维艰”。

14—18岁成性道德教育真空期

    本报学生暑假性事探忧报道引起读者共震,许多读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出疑问:为什么出现性道德问题的都是清一色的“90后”中学生?我们的孩子是否太空虚了?
    屠宪治指出,青少年性道德缺陷,包括家庭、学校在内,全社会都“难辞其咎”,“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中,对性道德方面的引导依然是‘心未余,力不足’”。
  他举了个例子:在香港,一群七八岁的小朋友围坐在两个男、女孩的人体模型前,从头发、眼睛到生殖器官,老师循循善诱地教导小朋友们辨认各自的身体特征,“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是珍贵的,不能让别人看。如果有人要看,一定要告诉老师或爸爸妈妈。”老师叮嘱。
  “香港的性教育从幼儿就已经开始了,反观内地,性教育一直以‘犹抱琵琶半遮面’的姿态半遮半掩进行着,七八岁的小朋友连自己从哪里来都未必知道。”屠宪治向记者分析,14—18岁的青少年开始萌发“自我做主”意识,而传统、保守的性教育方式只会成为孩子们好奇心的“催化剂”:“那些小时候没有弄明白的事,好奇的他们又怎会不想尝试呢”?
  除此之外,屠宪治认为,全社会对青少年性道德引导显然是“力不足”:“社会对这群最需要引导的青少年的教育却是空白的。”他指出,纵观城市人的整个成长过程,14岁前上少年宫,18岁后则变做成人。14—18岁的孩子,成了教育的真空期,“为什么问题最多出现在14-18岁之间的未成年人身上?社会应该反省”。

送上门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课被拒

  据了解,2006年起,青宫已经通过“青春健康快车”形式与广大青少年面对面地探讨青春期变化。今年,文化宫又在“青春健康快车”项目的基础上与广州市计划生育协会合作建立全市首个“广州市青春健康教育基地”开展健康教育。此外,还有青春健康热线”(83323791)、“青春健康网页”(http://www.gzqg.cn/sqfw/qnzx/qckc/2/108.html)、“青春健康Q群”以及“青春健康博客”(http://gzqgjiankangsz.blog.163.com/)等,广开“青春健康门路”。
  “性教育课堂不应是‘照本宣科’,而是通过即兴小品表演、讨论交流、假设猜想、角色扮演等方式大胆地讲出男孩、女孩的青春期变化。”采访中,青宫青年中心主任翟芸稚向记者展示了青少年性教育的创新模式:
  学生手中的40杯溶液,其中一杯代表有艾滋病病毒。参加者互相进行6次交换,每一次的混合就意味着一次无防护的性行为。最后,当再用化学试剂检测溶液,感染艾滋的溶液就会发生变色反应,马上现形……
  “‘水交换游戏’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体会到不健康的性生活方式对自己、家庭和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。”翟芸稚介绍,每次课堂之后,学生都认真填写了活动调查表,还提出了许多建议。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。
  但这样的课程,实际有多少人参与过呢?连日来,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这种含金量十足的性课堂,要进入校园竟也“困难重重”。“在推广方面,我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!”屠宪治副主任向记者道出了心声。
  记者了解到,青宫推行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都是自己出资出力、找专家精心设计的。不仅不收取任何费用,还主动把服务送到了学校门前。然而,到目前为止,这些公益性的课堂只去过育才、城市职业学院等几间民办中学及某些社区。公立学校大门紧闭,一直都难以敲开,一些学校以本身开设有卫生课堂为由拒绝了青宫的“好心”。
    上门服务,也只需要一堂自习课的时间,为什么公立学校还要把“教育“拒诸门外?“一方面是对我们‘免费公益’的半信半疑,另一方面是担心将学校原本的教学计划打乱,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。”屠宪治分析。 
    (本文原载2009年8月2日《羊城晚报》)